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自拍晒照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沃野千顷董志塬边

    信息发布者:zhang2588
    2017-06-04 21:43:06   转载

      

     “长庆桥头现奇观,茫茫平原接长天。”当你涉过滔滔不息的泾河,沿凤甜公路蜿蜒北上,扑入眼帘的便是“北控羌胡,南辖关陕”,形胜甲天下的陇东董志原。你看,平展展的原面似乎在一条水平线上,金黄的麦浪、葱郁的秋禾、遍地的井架、掩映的农舍、整齐的集镇仿佛像大海里飘摇的舟楫,天空和四周原野的风景勾划成一个浑圆状,给你一种开阔而迷茫的幻觉。天空仿佛离你极近,太阳离你极近,也许是这座黄土高原海拔 1400米高的缘故吧!

        董志原,经过250多万年的风尘堆积和中世纪以后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,才形成了她今天特有的面容。然而,在200多万年以前,这里就像现在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草原一样,是一个气候炎热干燥、沼泽湖泊密布的大草原。1973春在董志原东部的马莲河畔发掘出土的“黄河古象”化石就说明了这一点,这也是世界上个体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,成为举世闻名的“国宝”之一。

        董志原沉积的黄土层堪称世界之最,她的历史和文化似乎比这数百米黄土层还要深厚。据考古学家鉴证和史书记载,早在旧石器时代,董志原就有人类活动。1920年,在董志原以北的华池县赵家岔,发掘出我国最早出土的旧石器,打破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文化遗迹的臆语。远古时期,轩辕黄帝就在这一带“迁徙往来,拔山开道”,开辟荒蛮。先周部落首领曾率族到此“务耕种,行地宜”,“教民稼穑”,度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岁月,开启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,《史记》称“周道之兴始于此”。春秋战国时期,这里为义渠戎国所在地。此后,从秦灭义渠到唐肃宗彭原谋化平叛,从范仲淹筑城守边到李自成转战陇东,这里曾上演了一幕幕历史活剧。在中国近代史上,冯玉祥的西北军、张少帅的东北军,都在董志原上留下了历史的辙印。

        大革命时期,西北早期共产党员、甘肃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王孝锡,回到家乡宁县太昌镇建立了甘肃最早的农村党支部——中共彬宁支部。在陇东播下了革命火种。30年代初,刘志丹、谢子长、习仲勋等同志又在华池南梁一带开展武装斗争,开辟了陕甘边苏区,成立了南梁苏维埃政府,在大西北撑起了一块明亮的天空。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,这里又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      你惊叹董志原的古老,也觉得有几分神奇,是吗!新中国成立60年来,坐落在祖国西北高原上这块绿州董志原,也不甘古老,她正在向着新的时代奋进疾驰!

        董志原,是黄河中游迄今保存面积最大、最完整的一块黄土平原。黄土层厚度达200多米,总面积300多万亩,有可耕地面积100多万亩。这里土壤肥沃,气候温和,日照充足,无霜期长,降雨量多,是适宜小麦、玉米、糜谷、豆类、瓜菜生长的一块“宝地”,很早以前就有“八百里秦川,不如董志原边”的俗语。新中国成立60年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,决策者们坚持关注农业、关爱农民、关心农村,带领庆阳老区人民在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的过程中,努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,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,全面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,重建“陇东粮仓”初战告捷。特色农产品得到深度开发,董志原生产的优质红富士苹果大都出口到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。这里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白瓜籽出口基地、黄花菜生产基地和杏仁产品生产加工基地。白瓜籽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70%,黄花菜产量占全国的40%以上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